9.2分!这个性丑闻,终于被拍出来了

1024影视 日本明星 2025-02-04 09:19 2

摘要:家人们,娱乐圈外,还有许多震撼人心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今天要聊的,是一桩令人痛心又愤怒的性丑闻事件,它被拍成纪录片,以一种直白且震撼的方式展现在大众眼前,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社会角落里的黑暗。

家人们,娱乐圈外,还有许多震撼人心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今天要聊的,是一桩令人痛心又愤怒的性丑闻事件,它被拍成纪录片,以一种直白且震撼的方式展现在大众眼前,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社会角落里的黑暗。

在这个看似文明的世界里,性暴力的阴影却始终笼罩着无数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最新数据触目惊心,全球竟有 3.7 亿名妇女和儿童遭遇过性暴力 。可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文化禁忌,受害者羞于启齿;社会压力让他们选择沉默;法律漏洞又无法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保护,致使无数受害者的经历石沉大海,根本无法被统计。即便是在像日本这样法治相对健全的发达国家,有关性暴力的法律依然存在诸多漏洞,受害者想要讨回公道,简直难如登天。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位勇敢的女性站了出来,她就是伊藤诗织。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部由她自导自演,让人看完久久无法平静的纪录片 ——《黑箱日记》。这部片子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豆瓣评分高达 9.2 分,烂番茄新鲜度也达到了 98%,还提名了奥斯卡、圣丹斯电影节、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个纪录片奖项。可谁能想到,若这个世界本就公平公正,她根本不必成为与不公抗争的战士。

2015 年,25 岁的伊藤诗织怀揣着对新闻事业的无限憧憬,向东京广播电视台驻华盛顿分局局长山口敬之发送了一封求职邮件。在那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她满心期待着能进入这家知名媒体,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可她万万没想到,这封邮件竟成了她噩梦的开端。

山口敬之以 “面试” 为诱饵,将诗织约了出来。饭局上,他满脸堆笑,热情地劝酒,可那笑容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恶意。他趁诗织不注意,往她的酒里下了药。很快,诗织便失去了意识,任由山口敬之摆布。山口敬之将她带回酒店,实施了令人发指的性侵。

诗织在剧痛中醒来,腹部像被撕裂一般,乳头还流着血。她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瞬间明白发生了什么,恐惧和绝望涌上心头,她挣扎着想要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然而,山口敬之的力气太大了,他一把将诗织按住,脸上露出令人作呕的笑容,那笑容就像恶魔的嘲笑,仿佛在告诉诗织,她的反抗是徒劳的。更过分的是,山口敬之还藏起了诗织的内衣,像是要把它当作某种病态的 “战利品”,以此来满足自己扭曲的心理。

那一刻,诗织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冰冷刺骨,她的未来、她的梦想,仿佛都在这一瞬间破碎。但诗织没有选择默默忍受,她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她相信法律会给她一个公道,会将罪犯绳之以法。可现实却给了她重重的一击,等待她的不是正义的伸张,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漠视与冷待。

警方以 “没有实质证据” 为由,拒绝立案。诗织提供的 DNA 证据,他们视而不见;诗织声泪俱下的口述,他们充耳不闻;就连出租车司机目睹她被强行拖下车的证词,他们也不予采信。诗织满心疑惑,到底什么才算证据呢?难道真正的问题不是证据不足,而是施暴者的身份太过特殊?

山口敬之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资深记者,还是日本前高层的亲信。在这起案件中,他的身份就像一道无形的保护伞,让他可以肆意妄为。最早接手案件的警探,被突然调职,仿佛是有人不想让他继续追查下去;已经批准的逮捕令,在即将执行前,被高层叫停,所有的努力瞬间化为泡影;所有试图为诗织发声的声音,都被强行压制,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帮着山口敬之掩盖罪行;证据确凿的案件,被法院驳回,还禁止上诉,诗织的希望彻底破灭。

诗织不是一个普通的受害者,她是一名记者,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调查能力,逻辑清晰,表达能力也十分出众。面对不公,她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勇敢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世界揭露真相。她站在台上,眼神坚定,声音略带颤抖,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让更多人看到这背后的黑暗。

可即便如此,她依旧无法撼动这个根深蒂固的权力体系。在这个体系面前,她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日本政府数据显示,只有 4% 的强奸受害者会选择报警,其余 96% 的女性选择隐忍,因为她们早已知道,即便报警,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诗织的遭遇本应引发社会对司法漏洞的反思,然而,她等来的不是支持,而是铺天盖地的羞辱。

在新闻发布会上,许多人不去关注事件本身,却对诗织的穿着指指点点:“她怎么能不系好第一颗纽扣?” 就因为这样的无端指责,诗织被贴上了 “荡妇” 的标签,仿佛受害者遭受侵害是因为自己的穿着。还有网友质疑她的动机,讽刺她是想靠身体上位,是在利用这件事炒作自己。甚至有些同为女性的人,也对她恶语相向,有人在她出版自述后,专门写邮件骂她,这些恶意的言论,像一把把利刃,刺向诗织。

更让诗织伤心的是,连家人都希望她闭嘴。父母劝她放弃,说女孩子何必把事情闹大,过普通人的生活不好吗?可诗织难道不想过普通的生活吗?她曾经有着美好的未来,她只是想成为一名记者,追逐自己的梦想,可这一切,都被山口敬之无情地摧毁了。

幸运的是,诗织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也遇到了一群愿意为她盖上 “毛毯” 的女性同胞们。在她们的支持下,日本的 “Me Too” 运动终于掀起了一丝波澜。经过漫长的斗争,2019 年,伊藤诗织胜诉,法院判定山口敬之一案成立,并要求其支付赔偿金。

整整八年,诗织才等来了这看似正义的判决。可这真的算是正义吗?山口敬之至今仍未入狱,依旧活跃于新闻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当年紧急撤回逮捕令的警察高官,不仅没有受到惩罚,还被提拔为警察厅长官;最初受理案件的警探,仍在东京工作;当年声称受害的酒店礼宾员,在风波过后并未被辞退,甚至疑似在利用案件炒作。诗织赢得了法律上的正义,却依然无法动摇社会根深蒂固的权力结构。

在这起案件里,唯一受伤的人只有诗织,唯一被改变人生轨迹的,也只有她。看完《黑箱日记》,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闷得难受。闷的不只是诗织的悲惨遭遇,更是这个令人窒息的现实:无论国家多么发达,法律多么健全,只要性别歧视和权力滥用不消失,这样的悲剧就永远不会停止。这起案件,不只是一次个体犯罪,而是整个社会对权力的默许。

但,诗织的故事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她就像黑暗中的一束火光,虽然这束火光不能立刻照亮整个世界,但它能够延续,能够传递。当更多受害者敢于发声,当更多人选择支持,当社会开始真正反思,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 “黑箱” 终有一天会被彻底拆解。

来源:新闻天下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