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好像默认了观众都是灌篮粉丝,看过全国大赛的剧情,比如山王战上半场几乎直接跳过。但如果真的是灌篮粉丝,又会觉得很多想看的内容没看到,比如山王战上半场被跳过。
#电影灌篮高手#老实说,灌篮剧场版的定位其实有点怪。
它好像默认了观众都是灌篮粉丝,看过全国大赛的剧情,比如山王战上半场几乎直接跳过。但如果真的是灌篮粉丝,又会觉得很多想看的内容没看到,比如山王战上半场被跳过。
作品主要分两条线,分别是宫城的个人线和湘北对山王的比赛,再由宫城这个角色将其串联起来。然而这两条线的内容并不能做到等量齐观,相比于精彩绝伦,承载着诸多队员成长和执念的山王战,宫城线的内容就显得有些单薄了。并且两条线的叙事风格也相距甚远,如果说山王战还保留了一些原作的青春热血,宫城线则过于沉静甚至是有些肃杀,气质不太像灌篮,反而更像是浪客行。节奏上山王战偏快,时间流动感接近真实篮球赛,攻防转换非常迅速,更加映衬出宫城线的缓慢。
当然这些都在接受范围内,也可以说是井上的自我表达,对电影本身没有多少负面影响。真正的问题在于,宫城并不适合当山王战的线索人物,他在这一战里的存在感不算高,远没有队友们抢眼。即使是完全没看过灌篮的人,也会觉得那只红毛猴子才是这场比赛里的主角,是带动全队反攻的核心人物,也是赌上运动生涯为球队迎来胜利的人,把视角集中在宫城身上就导致比赛里的许多逻辑内容是缺失的。
而原作里五个人在球场上各自觉醒了一遍,剧场版里强行将宫城作为线索人物穿插了进去,赤木和三井的部分还好说,到了流川枫这里甚至演了个俩人第一次单独对话的段子,这就有点形式大于内容了。也使得宫城线和山王战出现了割裂感,因为宫城并不是那个带领全队打倒山王的人,而把樱木的表现演出来后,自然就会喧宾夺主了,但问题来了,最早喧宾夺主的又是谁呢?
实际上按照影片编排的逻辑,最适合做主角的人大概是流川枫,作为全队王牌和主角对手的他可以和樱木分庭抗礼不被完全抢走风头,山王战里也让他完成了蜕变,并且流川枫无疑是最适合站在美国的球场上和泽北对决的那个人。最最起码,在和樱木胜利击掌的那段剧情里,主角不会显得多余。
当然我对剧场版选宫城做主角以及井上的表达本身是没啥意见的,毕竟我也算不上有执念的粉丝,只是对于这种选择给作品呈现质量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颇有微词。但电影本身还是相当优秀的,山王战部分毫无疑问是目前体育动画里的标杆,既有3D转描的真实感,又有动画表现的张力,看完后完全不过瘾,还想再看两小时。
电影是好电影,至于选宫城做主角则可以理解为完全没考虑过票房的事,只能说井上果然还是那个腰斩自己作品的井上。而对于想要去电影院里找回青春的人,这部电影更像是告诉你:别找了,你的青春早就过去了。
另外说几个细节内容,这部剧场版解开了两个谜团,一个是拥有赤木、木暮、宫城的上一年湘北为啥会成为一轮游球队,答案是三年级的在跟赤木对着干,而宫城根本没上场。二是安西为啥两年都没管过三井,答案是三井不但逃课,还故意躲着安西。有了井上的官方解答,顿时感觉舒服多了。
最后再说一个小细节,虽然比赛里依然插入了许多回忆,但没有任何一次是在投篮途中,井上果然还是很讨厌TV版啊。
来源:用户龙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