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宇宙联动三次元,登上电影旬报年度榜首

1024影视 日本明星 2025-04-20 09:45 2

摘要:《黎明的一切》是一部“病友片”,而且是很治愈的那种“病友片“,正因如此,我个人对它会产生特别主观的喜爱。

《黎明的一切》是一部“病友片”,而且是很治愈的那种“病友片“,正因如此,我个人对它会产生特别主观的喜爱。

其实片中出现的病人还挺多的,连那种病友互助会都拍出来了。

当然主要的情节还是男女主这两个病友之间互相发现的过程。

这么描述会感觉这是个爱情片,然而并非如此,这真的是很纯粹的病友片。

看完之后就会发现,男女主并非暧昧关系,而是接替关系。

有许多细节都可以体现这一点。

影片开始是女主藤泽用旁白介绍自己患有PMS,也就是经前期综合征,临近结尾的时候是男主山添用旁白介绍自己患有惊恐症。

但其实关于男主的病在中间已经用非常多的情节交代过了。

这里又交代了一遍,仿佛是一种交接仪式,就像互助会里大家轮流拿起小道具,然后自我介绍。

这两段旁白的设计,相当于藤泽介绍完之后把小道具交给山添。

有一个巧合是两位主演都为新海诚的作品配过音,上白石萌音配的是《你的名字。》里的三叶,松村北斗配的是《铃芽之旅》里的草太。

按作品上映顺序的话,也是上白石在先,松村在后。

当然这个未必就是导演刻意的安排。

不过选择当过声优的演员来出演,想必是很重视旁白的。

片中还有一段旁白是两人共同完成的,那一段的接替关系体现得更加明显。

藤泽和山添要为一个观星活动做现场解说,两人合作写文案。

中间有一段蒙太奇,背景搭配着两人的旁白,解说词中提到北极星的指北工作将会被织女星替代。

前面说北极星的部分是藤泽念的,而“织女星代替北极星”那句则由山添来读,就是在暗示两人的接替关系。

藤泽就是山添的北极星,藤泽辞职后,山添将接替她的位置,这种接替指的不是工作岗位,而是与其他人的相处方式。

山添本来对热情的人有点招架不住,藤泽给他买吃的让他感到无所适从,但后来慢慢地受到藤泽的影响,也开始买点心给同事吃。

当然中间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也经历过一些摩擦。

比如山添在公司喝气泡水,开瓶的时候总会发出声音,正好撞上了藤泽的发病期,然后被藤泽狂骂一顿。

山添对藤泽也比较抗拒,有一个镜头是藤泽送山添回家后,站在门口跟他聊了几句。

这里的机位是侧拍,山添那一侧还用门把他的背景挡住,跟藤泽那一侧区分开来。

这个构图让我想到了《海边的曼彻斯特》那场著名的重逢戏,也是通过背景来体现两个人的隔阂。

不过《海曼》那场戏是非常绝望的,而《黎明的一切》这场其实是两人破冰的起点。

这个镜头里还有一辆单车,但不是山添的。

山添也有单车,只不过是放在屋里健身用的动感单车,象征着他无法走出精神困境。

改变他的自然就是藤泽了,毕竟藤泽是北极星。

她直接把自己闲置的单车送给山添,送车之后就是剪头发,藤泽直接进入山添的家,也是走入了他的内心。

这场戏看得我一直嘴角上扬。

尤其是藤泽一刀剪下去,发现失手了。

她第一反应是想把剪下来的头发塞进裤兜里,不要被山添看到,结果因为太着急没塞进去,实在是太可爱了。

山添因为惊恐症,无法去餐厅和理发店,也无法坐车去太远的地方。

藤泽给山添买吃的,无意间解决了山添的吃饭问题,剪头发虽说手艺一般般,但又给整间屋子带来了欢乐,无法走太远的问题也用单车解决了。

山添后面真的骑着藤泽的单车走了很远,而目的是为藤泽送手机,也算是报恩了。

他在公司说要给藤泽送手机的时候,社长看他的眼神还有点奇怪,应该就是发现了山添的变化。

藤泽没有单方面付出,她也收到了回报。

这家规模极小的公司,也是一个互助会。

藤泽入职之前,影片还拍了她之前的那份工作,这段序章虽然不长,但前后两份工作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对比。

比如藤泽在公司偷偷吃药,然后睡着了,结果被同事用异样的眼光围观。

而后面山添发作的时候,作为同事的藤泽给他递药,其他人也照顾他。

一个是偷偷吃药,一个是被人送药,待遇是完全相反的。

还有一个小细节,藤泽在前公司发作的时候对同事发脾气,领导通过一段视频知道这件事。

这个视频的视角就很微妙,它不是监控的视角,画面是竖屏的,而且有点晃,所以很有可能是被同事拿手机偷偷拍下来的,这成为她的罪证。

后面藤泽到了新公司也被拍了。

但拍她的是同事的孩子,可能是他们的作业,也可能只是个人爱好。

总之被拍的人不会有压力,而且还记录下一些有趣的画面,后面放映的时候大家全程都是嘴角上扬的。

当然对于藤泽的前同事,影片其实没有过多地批判他们,整个事件并不是他们刻意陷害藤泽的,那样的话就太抓马了。

影片只是记录了一种实然的情况,后面重点拍的则是主创所认为的应然状态。

关于山添的前公司,影片也稍微提到了一点。

山添一开始还嫌弃现在公司这帮人没有上进心,说明他以前是很卷的人。

他的病不是天生的,而是最近几年才突然患上的,在藤泽的帮助下,他一反常态,也学会帮助别人。

影片通过拍病友间的互助,来反衬所谓的常态并非一点问题都没有。

太阳带来亮度的同时,也可能把一些问题给掩盖了。

有时候在黑暗中反而能见到一些人性的闪光点。

以前的山添估计就是那种只想拥抱太阳的人,只有晚上跟藤泽一起下班的时候才抬头看天空。

黑暗中的闪光点也是本片的视觉母题。

比如片中插入许多空镜头,都是城市夜景,天空是暗的,于是楼房中的灯光就变得像星星一样。

还有山添在公司发病后,藤泽负责送他回去。路上经过了一条很短的隧道,隧道两头都有阳光照耀,里面是暗的。

后面有一次他们又来到这个场景,当时是夜晚,隧道里面的灯打开了,于是就变成外面暗,里面亮。

还有地震的时候公司停电,大家打开手电筒的场景,以及两人因为各自的病,周末跑到公司加班,又不敢开大灯,只开了台灯。

这场戏他们聊天的内容很放松,甚至可以拿各自的病来开玩笑,而且不会让人感觉有歧视。

帐篷中的模拟星空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场活动之后还有一个类似的场景,就是公司的人一起看两个小孩拍的纪录片,看投影也需要把周围的光线都遮起来,只剩银幕亮着。

如果你是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话,就可以亲身体会黑暗中的闪光点了,这个故事确实非常适合电影院。

看完电影后走出影院,见到外面的阳光,那种感觉就像山添骑车去藤泽家给她送手机一样。

一路上阳光明媚,舒服极了,这是在经历黑暗之后才有的舒适感。

除了舒适,山添的状态还透出一种轻盈感。

这种情节稍不注意就会滑向让人心神激荡的爱情戏码。

但影片的分寸拿捏得先当好,山添送温暖的同时也催一下工作进度,让藤泽没有太大的人情压力。

他还是特地穿上工作服来的,没有将这种行为太过私人化。

毫无心机地做了一件好事,然后不求回报地离开,这就是轻盈感的由来。

藤泽这颗北极星也不止为山添指路,她会送山添的女友护身符,也把活得很卷的招募管理师邀请到活动现场,让她也看看星空。

社长的弟弟在许多年前曾经录过一段解说词,他说明明是地球围着太阳转,但我们的语言却总是说太阳升起来了,或者沉下去了。

现在我们当然知道是因为以前的人知识水平有限,不过这种以为太阳围绕自己转的心态,在现代或许仍然存在。

人类的许多苦恼可能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互助会的形式是所有人围坐在一起,就像不同的星球围着太阳,假如一味把自己当太阳,就会看不到其他星星。

应该不少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在接触到这些天体知识的时候,会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与此同时自己的苦恼也一起变得渺小了。

有一首歌叫《九龙公园游泳池》,里面有一句歌词是“二百年后这里什么也都不是,宇宙里有什么不是暂时?”

这部电影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但不是关于事件的回忆,而是关于感觉的回忆。

正是这些感觉让生命体验变得丰富起来,既可以用宏大的事物来让自己的苦恼变得渺小,又会因为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充满幸福感。

想到这里就不由得感叹,人生真是可大可小。

来源:逢坂大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