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是“日本高中生除了学习无所不能”系列,不过这次终于不是中学生拯救世界了,而是拯救i人。
又是“日本高中生除了学习无所不能”系列,不过这次终于不是中学生拯救世界了,而是拯救i人。
《孤独摇滚》这个IP对我来说比较陌生,这次电影版上映我才知道它的存在,之前只听说过《轻音少女》。
查了一下发现也是有原著漫画的,当然这也是日本动漫最常规的生产机制了。
一个音乐题材做成漫画,让读者捧在手上读,有个先天劣势,就是读者在看的时候无法直接体验到音乐。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音乐天才一边看一边在脑子里作曲,又或者看过动画的人再回去看漫画,把歌曲脑补进去。
总之没了歌曲这个大杀器,单靠漫画来吸引读者的话,想必作者会在其他方面下比较多的功夫,比如人物和情节,这样才能让IP脱颖而出。
由于没看过漫画,所以只能通过电影版去倒推。
《孤独摇滚》的女主后藤独,或者叫后藤一里的人设确实相当出彩,社恐观众看了会觉得很有共鸣。
社牛观众看了应该会觉得她很可爱?我也不清楚,反正我是从社恐角度代入的。
动画也可以发挥视觉上的优势,把后藤的各种社恐瞬间做得更加生动,比如泄气之后变成一张人皮,被队友披在肩上直接带走。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后藤为送演出票的事发愁那里,在她的脑内画面中有一群小人围在一起跳舞,一下就让人想到马蒂斯的名画《舞蹈》。
然后小人不断复制粘贴,就越来越有汤浅证明的味道,可惜这种富有想象力的画面还是太少了。
影片展现后藤的脑内世界这点非常重要,社牛可以更加了解社恐的内心,社恐则更加有共鸣,还可以摆脱一些刻板印象。
情节方面,一个社恐组乐队,就如说话结巴的人要去演讲,脑子进水的人要去当总统,反差感和戏剧冲突直接拉满。
这些都是这个IP最有特色,也最吸引人的地方。
接下来要说“但是”了。
但是这个“但是”是有前提的,也就是我作为一个路人观众,用平时看音乐电影的角度来看这个上下部,会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
感觉电影制作有点被漫画束缚住。
假如这是一个电影的原创IP,按照电影创作的习惯,一个社恐的吉他手跟外界沟通的手段,显然就是音乐了。
比如一开始虹夏是被她弹奏的曲子所吸引,才邀请她入队。
但是在本片中后藤是以一种偏喜剧的方式入队的,就是虹夏乐队临时缺吉他手,所以在街上看到会吉他的就拉过来。
当然现实中组乐队确实会发生这种看似离谱的事,尤其是鼓手或者贝斯。
只不过如果把这部作品当作一部音乐电影来看的话,会觉得音乐对叙事的参与度不够高。
歌舞片中遇到重要的转折,会用一段精心编排的歌舞来交代,而开场更需要一个镇场子的表演,比如《爱乐之城》开篇的伪一镜到底。
可能《孤独摇滚》原著漫画的剧情就是这样的,所以动画也照着拍了。
漫画没法用音乐来叙事,这情有可原,但动画没能完全发挥声音优势就比较可惜,这使得整部电影变成了一部可随时换皮的中学生课余生活番。
假如把音乐换成篮球,那就是虹夏的篮球队缺人,在路上看到后藤拿着篮球,就拉她去打比赛。
注意这里只是拿着篮球,而不是在篮球场打篮球,因为片中后藤被虹夏看见的时候只是背着吉他,而不是在弹吉他。
所以可能虹夏看到后藤在做铁山靠的动作就可以拉她去打篮球了。
这些是漫画对电影的束缚,下部体现出来的则是番剧对电影的束缚。
下部一开始先讲暑假没有人陪后藤玩,然后又讲她们去文化祭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又是鬼屋又是女仆,基本上都是碎片化的处理。
后面文化祭演出又进入了类型片模式,包含上台前的心态,上台后遇到突发状况,然后灵机一动解决问题,获得一个好的结局。
这就是一集独立成章的番剧,却跟前面那些碎片情节硬凑到一起,总时长也只有77分钟。
感觉都没花心思去编排一个足够撑起一部电影的完整故事,只是拿TV版稍作修改而已,就挺敷衍的。
去年引进的《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也是从漫画到番剧再到电影版,但结构性还是挺强的。
起承转合都比较完整,一些关键情节,比如约尔的口红,在前面也有充分的铺垫。
《孤独摇滚》这两部显然不是大众向电影的结构和节奏,当然也不是艺术片那种路子。
假如是以番剧的形式来呈现,或许还能看得津津有味。
但毕竟你都在电影院卖票了,路人难免会用看电影的习惯来看待你。
就一部电影来说,两部《孤独摇滚》的卖点始终是人物,而非音乐,以后藤为首的乐队成员,就是通过漫画和番剧培养起来的流量明星。
所以如果只从路人影迷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感觉就像是请了流量明星来演电影。
当然了,这几个“主演”的业务水平,还是比部分流量明星强的,至少人物性格体现得比较自然,两个高潮段落的歌曲也演得足够燃。
想到霉霉的歌迷会到电影院看她的演唱会录播,也就能理解这个IP的粉丝去电影院追看这两部精编版。
毕竟音乐题材最注重音质和临场感。
平时一般都是用手机看,去到电影院有那么大的银幕,还有比手机外放好很多的音响设备,光这一点应该就让他们觉得值回票价了吧。
最后不得不说,上高中就能组乐队这件事真让人羡慕。
都不用说一上来玩的就是吉普森的电吉他,排练用的是马勺音箱。
网络平台3万关注,吉他天赋拉满,极度社恐的情况下还能遇到3个志同道合的人。
光是家长不打击你,还专门去看你演出就已经很科幻了。
回想我上学那会,最多也就只能玩玩音游了。
来源:顶风喝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