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期的电脑经常会使用「打孔带」,一种有着无数孔洞的长条纸带,作为记录和传递资讯的媒介。而最近日本网友们就讨论起了,在以前的动画作品当中,常常会出现科学家接收到这种纸带之后,直接用肉眼确认传来了什么讯息。然而现实真的有人能够不经由电脑读取,光看纸带上的孔洞排列,
早期的电脑经常会使用「打孔带」,一种有着无数孔洞的长条纸带,作为记录和传递资讯的媒介。而最近日本网友们就讨论起了,在以前的动画作品当中,常常会出现科学家接收到这种纸带之后,直接用肉眼确认传来了什么讯息。然而现实真的有人能够不经由电脑读取,光看纸带上的孔洞排列,就知道上头写了些什么东西吗?日本网友们的讨论吧~~
「以前的动画里面,经常会出现这种阅读纸带的科学家,但实际上真的有人能读得懂这种东西吗?」
这位暱称「X68PRO-HD」的日本X网友,最近发文聊起了以前的动画当中,经常会出现一种「阅读纸带的科学家」,让他很好奇真实世界到底存不存在这种人……
各种老动画、老特摄剧中阅读纸带的人
这种纸带称为「打孔带」,早期的电脑会藉由纸带上面打出的无数孔洞位置,作为记录和传递资讯的媒介。
现实的打孔带
这个话题随即引发日本网友们的热烈反响。许多人都认为这只是一种演出手法,现实根本不可能有人光凭肉眼观察孔洞,就能够理解纸带上的讯息……
不少网友还立刻联想到,出现在《七龙珠Z》剧场版,《ドラゴンボールZ 燃えつきろ!!热戦・烈戦・超激戦》当中的章鱼科学家这位角色……
章鱼科学家(タコ科学者)
然而也有一些网友表示,其实只要习惯了打孔带的编码以后,比较简单的讯息的确光凭肉眼就可以读得懂了!
「我有个朋友以前真的会读打孔带……不过他早就退休就是了(苦笑)」
「我以前也会读。因为只是简单的5位元编码,那时候都把编码表背起来了。当时也会用胶水跟剪刀剪贴纸带,还能自己用手打洞呢。」
「因为是8位元的 ASCII 编码,其实只要像记摩斯密码那样,稍微训练一下就能读得懂。真怀念那台FANUC的纸带打孔机。」
「在早期那个使用打孔带的时代,这种洞的排列模式是可以读得懂的。譬如这卷纸带是用8位元的EBCDIC编码打孔的。」
「这是二战期间,同盟国的电传室。可以看到女性操作员正在阅读纸带。那时的电传打字员是可以用肉眼直接读取纸带的。因为战争导致男性人手不足,所以女性在后勤支援工作相当活跃。」
「我妈年轻的时候有用COBOL做过程式设计,她说当时电脑就是输出这种东西。她还说以前只要用手触摸纸带,就算不看也能读出内容呢。」
来源:居居的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