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管什么时候,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展露。在这本书里,我们能够穿透那些荧幕上的作品,直接与宫崎骏的内心进行对话,看到宫崎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动画之路,他的创作理念的形成,他对未来的创作之路的展望,所有的这些,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
不管什么时候,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展露。在这本书里,我们能够穿透那些荧幕上的作品,直接与宫崎骏的内心进行对话,看到宫崎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动画之路,他的创作理念的形成,他对未来的创作之路的展望,所有的这些,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
本书的前言,用的是宫崎骏与筑紫哲也在多谈节目上的讲话内容,时间是1996年5月,主题是“国家的走向”。说到这个时间点的话,那就是日本的泡沫经济刚刚破灭,盛世不再。这个时候的宫崎骏和吉卜力,则是已经制作了《风之谷》《幽灵公主》《天空之城》《龙猫》《红猪》等优秀的作品,收获了极佳的口碑和不俗的票房。
他们在这个时间点,探讨日本的未来,更多的自然是站在泡沫破灭的基础上来进行思考。但具体说到未来的时候,还得从那些当下的少年儿童说起,毕竟,“未来是他们的”。在说到儿童的教育这件事时,我们从宫崎骏的言论里就能够感受到其鲜明的个性,这种鲜明的个性,可以说是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
在对谈里,宫崎骏说到人的个性很重要,个性发展的土壤正是童年的经历。童年不是为长大成人服务的,童年就是童年。对于家长来说,真正该做的是放手,将孩子从大人的监管中解放出来。可惜的是,有的人从生下来就在“卷”,家长从孩子的童年阶段就开始谋划孩子成年后的人生。日本的情况我不太了解,倒是听说国内有个别严重的地方,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就把初中的课程学完了。光是想想,就头皮发麻,这样的童年,挺吓人的。
宫崎骏还说了一句特别有道理的话,在人的成长阶段,允许犯小错,成长空间才会更大。重要的不是追究谁是谁非,而是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世界,以怎样的态度与人打交道。我们终将知道,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有时候,在一些小事上过于苛刻,只会把人逼到死角。
就像宫崎骏在1985年的文章《用铁桶将清水倒入洪流》里讲到的,这里说到了电影和电视之间的关系,宫崎骏认为没有哪个更好一说,只要是有内涵的作品就是好的。所以宫崎骏的创作本心便是有机会就好好做,没有机会就等待机会的到来,尽力守护自我,免得失去本心。
我们终其一生,真正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不是去与其他人较量。过往的动画师是在试错的过程中探索出动画模式,后来的动画师只是按照模式去做,没有试错的过程,缺少自我理解的创新。生活,是把一天重复一千遍,还是过一千个一天,取决于我们自己。
来源:叁拾探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