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近几年的日漫越来越没意思了?

1024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7-20 23:30 1

摘要:咱就唠唠为啥现在日漫感觉“画面贼炫酷,剧情却像流水线批发”这事儿。画面技术确实年年升级,但内容越来越像复制粘贴,我琢磨着主要有这几个坑:

咱就唠唠为啥现在日漫感觉“画面贼炫酷,剧情却像流水线批发”这事儿。画面技术确实年年升级,但内容越来越像复制粘贴,我琢磨着主要有这几个坑:

1. “安全牌”打到烂,资本只想“稳赚”不敢“冒险”

以前动漫是创作者主导的试验田,现在成了资本精算的“摇钱树”。投资方怕赔钱,专挑“已经证明能火”的套路复制:

例子1:异世界转生流水线

打开新番列表,一半是《关于我转生XXX那档子事》!清一色“社畜/宅男意外死亡→开挂技能/美少女后宫→龙傲天爽文”。画面可能精细到异世界烤肉都冒油光,但内核全是“打怪、收妹、建后宫”。《无职转生》制作顶级吧?但内核还是老套路,只不过包装更华丽。观众早看麻了:“又是这套?下一部!”

为啥这样?因为“异世界”早被市场验证了,有固定观众买单。资方想:“照着成功案例改个人设地名,稳了!” 结果就是千篇一律的“厕纸文学”动漫化。

2. “制作委员会”制度,把创意锁进保险箱

一部动画背后往往站着N家公司(电视台、玩具商、音乐公司等),大家凑钱组成“制作委员会”。坏处是:

谁都不敢得罪观众:委员会成员各有算盘(卖碟、卖周边、推偶像),都怕创新吓跑基本盘。结果就是剧情必须“安全无害”,角色必须“模板化好卖”(傲娇、三无、亚撒西男主)。

例子2:少年漫不敢“少年”了

对比《鬼灭之刃》和90年代《幽游白书》。《鬼灭》制作炸裂,飞碟社特效经费燃烧!但故事呢?标准“打怪升级救妹妹”,角色成长线一眼望到头。而《幽游白书》呢?幽助敢中途“死”了换主角?户愚吕弟的复杂人性?放现在委员会早拍桌子了:“太冒险!观众看不懂!” 结果就是新少年漫虽然画面酷炫,但内核越来越像打怪PPT。

3. “快消式”生产,榨干IP最后一滴

季番变年番,年番变不完结。漫画还没画完就强行动画化,导致:

注水拖戏成常态:回忆杀重复用,战斗全靠“吼+特效光污染”拖时间。

原创力枯竭:有潜力的原创企划难出头,资源全砸向“轻改/漫改”这种有原作的“保险货”。

例子3:经典IP的“狗尾续貂”

《博人传》画面技术不比《火影》强多了?但剧情崩成啥样?老角色强行降智给新世代让路,新反派动机儿戏。为啥?因为“火影”这个IP太值钱了,资本舍不得放手,哪怕榨干剩余价值也要硬续。结果就是透支情怀,新故事却讲得稀碎。

总结:画面进步是“技术力”,内容雷同是“创造力贫血”

技术无罪:CG、摄影、作画精度提升是好事,让打斗更爽、妹子更萌。

病根在“心”:资本过度求稳、制作制度僵化、IP压榨无度,三重枷锁把“讲故事的人”绑得死死的。观众就像进了一家“赛博养猪场”——饲料(画面)越来越精美,但喂的全是同一种配方(套路),能不腻吗?

好消息是金子总会发光:像《咒术回战》前期靠扎实叙事+角色魅力突围(虽然后期也…咳);《孤独摇滚》用独特电波感杀出血路;《葬送的芙莉莲》用“反套路”时间感打动人心。证明观众永远渴望好故事,只是资本敢不敢赌这一把了。不然,再精致的画面,也救不了流水线上复制的“灵魂塑料味”。

来源:星月寄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