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看了一部极简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这部剧豆瓣评分8.2,获得了很多观众的称赞,它被称为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一书的教学片。
最近看了一部极简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这部剧豆瓣评分8.2,获得了很多观众的称赞,它被称为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一书的教学片。
推荐向往极简生活的小伙伴们去看看。这是一部好剧,温暖且治愈,看完后也让人陷入对生活的思考。
///
01.扔东西能治愈人的情绪
主人公麻衣,其实一开始并不是爱扔东西的极简主义者,相反,从小她家里的生活环境是乱七八糟,拥挤不堪的。
只是在一次失恋后,她本想自杀,但一想到警察要在她乱七八糟的房间来破案,她就觉得受不了,得先把卧室收拾干净才行。
于是,她开始扔掉和男朋友的纪念物,本以为她会非常心痛难受,但当她把那些所谓有纪念价值的物品逐一扔掉后,她心情豁然开朗。从此以后,她便喜欢上了扔东西。
对此,我特别有感触:当情绪低迷时,我喜欢整理收纳房间。将无用之物或不常用的物品丢掉,看到房间由杂乱变为有序时,心情也跟着开阔起来,那些负能量也消失不见了。
我们看似是丢掉物品,实际上连同物品一起丢掉的还有烦躁的情绪。
///
02.真正满足生活必需的物品并不多
剧中主人公麻衣是和奶奶,妈妈,爱人四个人一同生活的。当发生地震后,他们不得不搬离原来的住处,去新家。
麻衣只在废墟中整理出了几箱必需品,当时她奶奶和妈妈惊呆了。毕竟,以前她的家里物品实在太多,堆积如山的物品稍微碰一下就可能散落一地。
《增广贤文》中写到:“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不管你多富有,能填饱肚子的也就一日三餐。
而我们现在生活的空间,被太多的物品占用了。我们深陷消费主义陷阱而不自知,当心情低落或失落惆怅时,总想通过消费来释放压力。
殊不知,物质的富足并不代表内心的丰盈。
///
03.学会控制自己的贪欲
麻衣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扔东西变态狂魔。她在每次想扔东西时,总会有办法。
她在扔东西时,会手捧物品,仔细端详并和它对话,确认其是否是必需品。她甚至还会搞一个必需品选拔赛,每个物品化身一个黑衣人,来向主人阐述它的价值,然后决定去留。
虽然,这是电视剧的一种搞笑夸张表现手法,但对普通人来说也同样适用。
比如,当我们想买一件物品时,可以给自己一个冷静期,仔细盘问自己,是不是必须要买,是不是还有其他物品可以替代?
这样的内心独白,反而能让我们活得理性且通透,不为自己的贪欲所累。
///
04.有些物品无法下决心扔掉怎么办?
这部剧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就是每一集结束后有个《什么都没有研究室》的小动画片,通过两只猫咪对话的方式来告诉人们如何实实在在的“断舍离”?
比如,当有些物品我们无法扔掉时,正确的做法是:暂且放到看不见的地方,如果一段时间内都想不起来要用它,那它肯定就不是必需品了。
用这样的“限定距离法”来测试我们对物品的需求度,是一个科学的好办法。
///
写在最后:
当看完这部剧,剧中那个宽敞的空无一物的客厅让我印象深刻。虽然,目前无法做到像主人公那样痛痛快快的扔东西,让自己的家空无一物,但主人公和物品相处的方式却给人启示。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世界里,少即是多,学会取舍,谨慎地拥有,用心的使用,勇敢的丢弃,才是一种生活智慧。
不妨,找个周末,来看看这部温暖的生活剧吧,相信看完后,你也会对自己的生活理念有全新的认识。
来源:明月照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