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童年时五分钟的经历,甚至胜过大人一整年的经历

1024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1 06:21 3

摘要:宫崎骏很少参加电视采访节目,隐约只在B站看过一部模糊不清的纪录片。这本书出现的太及时了,收录的都是他很多年来的采访和随笔、演讲和企划书,读完后一下子打开了认识宫崎骏魔法世界的大门:原来真的有人一直都是少年,并为今日的少年忧心忡忡。

如果喜欢宫崎骏,一定要去读他的作品集《出发点》。

宫崎骏很少参加电视采访节目,隐约只在B站看过一部模糊不清的纪录片。这本书出现的太及时了,收录的都是他很多年来的采访和随笔、演讲和企划书,读完后一下子打开了认识宫崎骏魔法世界的大门:原来真的有人一直都是少年,并为今日的少年忧心忡忡。

童年是成年人探望自己的秘境

《龙猫》的姐妹俩住的小屋,大概是宫崎骏岳母的乡下老宅。曾有一段时间,几家人时常在夏天来避暑,孩子们聚在一起不亦乐乎,已为人父的宫崎骏用大脑记下了这段不经意的美好时光。

后来岳母出了车祸,孩子们也日渐长大应付学业,没有人再来小屋了。工作忙到宕机的宫崎骏自己一个人驱车来到小屋,看着孩子们小时候遗落的玩具独自感伤起来:“孩子们已经逝去的童年就这样留在了小屋里。小屋一直在等待,等待夏天的来临,等待孩子们的归来……

迷失在茫然与感伤之中的宫崎骏,半夜时分,想起儿时的养过的小狗,忽而转醒,悲从中来。

读到这一段,突然懂了我看《龙猫》时为什么默默地流泪,同样的中年,回望少年往事,只在深夜,或者独自一个人,时常伴有遗憾和委屈,更多的思念,想回去,想无忧无虑,想寻往那纯真的情感,哪怕只在梦里。

于是,龙猫出现了,孩子们看见了欢呼雀跃,大人们看见了,默契的感谢宫崎骏为奋斗在成人路上的我们提供了一份除了梦境以外回到过去的私密幽径。

当然,没人能永远沉浸在过去,更重要的是把握未来。

五十几岁,头发花白的宫崎骏躺在床上看高桥千鹤的少女漫画,竟也冒出有生之年要画一部自己的少女漫画的想法,而且是正统的,纯粹的恋爱漫画。

从小屋回到东京的继续工作两年后,再一次一个人驱车到小屋,刚开进杂草重生的小路,宫崎骏竟有了明显的心境,这一次放下悲观,开始被夕阳感动,被星空所染,任由被大城市工作所麻木的感官,跳跃起来。

这就是宫崎骏的魅力吧,即使步入花甲之年,他也能找到一条保留少年激情的心境。

有时候,身心疲惫,需要自己去寻找一种方式解压,不一定是花销巨大或者隆重宏大,但一定要寻找一条秘境,通往自己珍爱的小屋,紧紧抱住属于自己的龙猫。

童年是人生中培养好奇心的关键期

我们爱宫崎骏的动画世界,总能看到战争或脏脏世界里至真至纯的那部分,每一次观感时,总有一种阔别重逢的感觉,那便是我们走在路上丢下的初心。

“身处这个混沌的时代,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回到自己的出发点,去寻找令人欣慰和兴奋的东西。”出发点,是这本集子的书名,也最能表达宫崎骏一生的追求,他希望人们永远记住少年的状态和目标,切勿被工业化和人性所淹没。

在宫崎骏与筑紫哲也的对谈中,他一再表示对日本儿童教育的堪忧,抹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是教育中败笔。

如此强调儿童时期的珍贵,因为宫崎骏所有的灵感来源于他的童年,一次又一次去建构童年时的天马行空的思考和自由。

“当孩子到达小学五年级左右的阶段,开始把自己同化成主角去思考故事时,若是在他的额头上盖一个又一个的大叉叉,那么以后再怎么样都不会恢复 ”

他痛斥教育剥夺了童年珍贵的瞬间,我们大人理解的“傻玩”,是孩子们在一起在自然里,会形成属于自己的

“童年不是为了长大成人而存在的,它是为了童年本身、为了体会做孩子时才能体验的事物而存在的。”

在宫崎骏的动画王国里,他看到太多年轻人日复一日的填色等工作中做重复劳作,而没有自己创作的热情和决心,在他看来,为他人工作只为积攒自己的创作力量,不可真的一辈子安于成为螺丝钉。这种毫无朝气年轻人的根源在于童年里缺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年时五分钟的经历,甚至胜过大人一整年的经历”。

这可现代的日本教育体系有很大的关系,从一年级开始父母便苦恼于孩子的识字能力和数学能力,被紧紧地捆绑在如何追赶学习进度上,那么孩子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和条件去发掘创造,而童年失去的创造能力,是成年后无论如何都弥补不了的。

最后想说:

作为读者家长,我一边感慨于宫崎骏对成年人回望自己的童年感伤,一边又能学习到宫崎骏对于儿童教育的偏向性有所警醒。作为个体,我们无法彻头彻尾的改变现状,但还是可以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工作赚钱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但至少还有可追忆的童年美好,那是我们的补给站,那是人类最美好的阶段。

如果期待孩子们长大了劳累了也还有补给站,填充能量继续战斗,那帮孩子留下些美好童年,给他们留足游戏与自由的空间,就不止是当下的宽慰,而是一生的守护。

来源:三西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