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日,一部名为《浪浪山小妖怪》的动画电影上映了。此电影主打的本是家庭温情与亲情羁绊之类的情感,讲述的是小猪妖等四个无名小妖假扮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
2025年8月2日,一部名为《浪浪山小妖怪》的动画电影上映了。此电影主打的本是家庭温情与亲情羁绊之类的情感,讲述的是小猪妖等四个无名小妖假扮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
可就在前几天,也就是 8 月 13 日 00:48 的时候,这电影因为宣传推广的事儿,在网上可算是炸开锅了。就像突然来了一场超级大的舆论风暴一样,好多观众都开始搞什么 “避雷行动”,一天的阅读量都超过一千万了,你再看看豆瓣上,一星差评就像潮水一样涌出来。这到底是为啥呢?
原来啊,在宣传的时候,宣发团队请了傅首尔和那个 “50 随自驾游阿姨” 苏敏去参加线下活动。傅首尔这人啊,大家都知道她老说自己离婚那些事儿。苏敏呢,是那种 “逃离家庭主妇” 的代表。
这时候网友就不乐意了。傅首尔以自身离婚经历来阐释亲子关系。她称九成父母都低估孩子,十三岁孩子已有独立人生观,还讲人生如旷野不存在跑偏,欲把影片核心归结为个体追寻自我价值。苏敏呢,把电影里照顾瘫痪丈夫坚守家庭的 “猪妈妈” 跟自己 “逃离家庭” 的经历放一块儿比,还喊着 “猪妈妈也该离开浪浪山”。
这一下子可把观众给惹毛了,大家都特别不满,批评说这是 “借合家欢的电影营销私人的事儿”“把角色的核心都给扭曲了,还鼓励抛弃责任”。
有网友气得大骂:“让这两个‘逃离家庭’的人来宣传家庭欢乐的电影,这是搞行为艺术呢,还是故意制造矛盾啊?” 还有人说:“早知道有她,我肯定不买票”“这都成功把我全家劝退了”,觉得傅首尔就是借着电影来营销自己离婚那套价值观,就是 “夹带私货”。
不过呢,也有一部分人是支持的。他们觉得傅首尔与苏敏的经历和《走出浪浪山》的影片内核十分契合,甚至指摘抵制者有“厌女倾向”。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宣发团队也是期望电影能够“破圈”,从而让更多的人知晓。可是他们低估了傅首尔和苏敏身上那些标签在舆论里的影响力了。让贴着“逃离家庭”标签之人去宣传主打家庭温情的电影,这岂不是自相矛盾?这种靠标签来营销的做法,不但没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把电影本来想表达的艺术内涵都给盖住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还有啊,网友也指出傅首尔自己形象的变化在这件事里也起了不好的作用。她从《奇葩说》里那个 “犀利傅妈”,到离婚后变成 “独立女性 icon”,这人设的转变本来就有好多争议。这次在宣传活动里那种 “说教感” 的言论,和动画那种温情的感觉完全不搭,就更让大家反感了。
其实我觉得吧,这就是一部电影,没必要搞这么对立。大家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
来源:iS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