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铃木亮平扮演的时尚杂志编辑齐藤,看得出演员下了一番功夫去观察和演绎某一种气质的男同志,特别是根据所在场合随意切换阴柔、阳刚气质,可以说是十分形象和到位。电影中,能够让齐藤放下包袱做回自己,展现出些许阴柔气质的环境,是和“姐妹”们在居酒屋闲聊八卦的时刻:聊
电影《利己主义》(エゴイスト)确实是近十年来日本拍出的真 · 同志题材影视作品,还原了真实世界里的男同志情感生活。
其中,铃木亮平扮演的时尚杂志编辑齐藤,看得出演员下了一番功夫去观察和演绎某一种气质的男同志,特别是根据所在场合随意切换阴柔、阳刚气质,可以说是十分形象和到位。电影中,能够让齐藤放下包袱做回自己,展现出些许阴柔气质的环境,是和“姐妹”们在居酒屋闲聊八卦的时刻:聊天时使用日式“淋语”、更丰富灵活的手部语言以及活泼的肢体动作,更是在微醺后和朋友们当街跳起艺伎舞蹈,可谓是活“零”活现。
而当他初次遇见中村以及中村的母亲时,齐藤刻意地减少了自己的肢体动作,好让动态看上去果断、利落;手部的托腮、扶脸动作替换成了抱胸、叉腰,双臂微张自然下垂;声音也更低沉了一些,企图营造出一些“阳”气的外在。
这些细节暴露出的是男同志对自身气质的焦虑,一方面在意社会“主流”的看法,害怕因为同性恋身份的曝光,受到歧视和指摘,需要在舒适圈之外,以主流定义之下的“男性气概”来伪装自己;另一方面,是一种巨大的讽刺,渴望获得平权的男同志们,希望社会可以将“喜欢同性”这件事情看成是稀松平常的,更是喊出“同志亦凡人”的口号。但是群体内部却不断将彼此打上标签,归类出明确的高低贵贱,对“娘”“阴柔”的气质嗤之以鼻,对“直男感”“MAN”的气质趋之若鹜。现实中,在同志交友软件上常常可以看到“拒 C(娘)”“拒丑”“拒老”“拒胖”的备注。甚至恐同的歧视言论没见到多少,同志族群内的排挤已经是屡见不鲜。
回到故事当中,中村因为家境贫寒,早早辍学进入社会赚钱养家还要负担妈妈的医疗费用,一天内就要辗转不同的地方兼职各种工作。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以私人健身教练的身份认识了齐藤,见面第一天便在健身房里就已经有“天雷勾动地火”的迹象,步行去车站的途中,中村率先示爱,被齐藤带回家中,快活了一番。
我对中村火速接近齐藤的剧情,是以小人之心来看待他的目的——找金主。齐藤所从事的时尚行业,对外貌和品味颇有要求,很容易被认为是高收入者,实际齐藤自己也说,收入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但是,中村仔细翻看了齐藤的衣橱,都是大牌奢侈品,又四下观察家中的装潢,也都是精致的艺术品,不免会有遇见了 sugar daddy 的错觉。
两个人确实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中村青春的肉体更是让齐藤“久旱逢甘霖”,十分受用,在朋友聚会时还忍不住炫耀一番。就在齐藤以为自己与中村的感情已经步入正轨后,却得到了中村不要再见面的要求,因为中村还有一份应召男妓的工作,他害怕自己陷入这段感情后,没有办法再去接客,而这份工作是所有工作里收入最高的,可以养活他和妈妈。
为了维系这段感情,齐藤提出每月可以资助中村10万日元,让他放弃接客只服务自己,减少的收入再多打几份工来弥补。中村同意了,他也更拼命地辗转在不同的地方连轴转地打工。
看到这里,我觉得中村才是那个十足的恋爱脑,好像真的不应该说他是为了“傍大款”而接近齐藤。相比之下齐藤则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他太知道要如何去打动中村——关心中村的妈妈,毕竟是中村最在意的人。然而,齐藤却始终在忽视中村的处境,并没有考虑到中村为了活得体面,至少在他面前展现出阳光开朗的一面,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中村把齐藤带回家介绍给相依为命的妈妈认识,他对妈妈说齐藤是他“十分重要”的人。显然,带重要的人去见重要的人,说明中村已经认定了与齐藤的感情。妈妈显然已经感受到了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只是碍于传统思想,她不愿意去再往下多想。不过看到儿子快乐,她也就安心了。
相比之下,中村更像是齐藤“金屋”里藏着的“娇”,他甚至没有把中村介绍给自己的朋友。有评论还发出疑问,面对一个外在条件很好的男朋友,齐藤甚至没有动用自己的资源让他去尝试当模特看看,而是建议他去打更多的工。
齐藤每月付出10万日元“买”来一个男朋友,满足了他在众多“老 gay”中,炫耀还有人要的虚荣(年龄也是男同志圈内歧视的重灾区,30岁之后,已经是绝大部分男同志“gay命”寿终正寝的年纪)。而齐藤的许多做法,看似是在为两个人的未来努力,实际上却在无形中让对方背负越来越沉重的负担。电影中,齐藤在没有和中村提前商量下,擅自决定用中村的名义买车,两人共同偿还车贷。
齐藤很清楚,中村的收入基本都用在为母亲治病上了,丝毫没有考虑到中村的压力,居然还为中村创造出了买车是为了方便带母亲看病的需求。这也间接导致了中村必须去打更多的工来赶上花钱的速度,最终过渡劳累死在家中。
所以齐藤的“爱”太令人窒息,爱情只是他用来证明自己还有市场的依据。
电影在情欲戏和男同志们的形象展现上,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部分,演员在亲密动作中能够自然地展现情感交流的化学反应,以及个人鲜明特点的刻画。其实都可以从电影结尾致谢名单里,一个叫“LGBTQ+ inclusive director”(性少数族群包容性指导)的职位,一探究竟。
这个职位需要从剧本的创作、拍摄到制作阶段,全程监督与性少数族群相关的台词、动作和选角等各种环节。宫田廉(ミヤタ廉)是日本第一个使用这一头衔参与到性少数族群影视作品创作的电影人。这个职位类似在美国名为 GLAAD(Gay &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 同性恋反诋毁联盟) 的非政府媒体监督组织,负责监督媒体和影视作品中对于性少数族群的描绘,杜绝歧视和污名化现象的发生。
宫田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设立 LGBTQ+ inclusive director 的职位,是因为在日本与 LGBTQ+ 相关的话题和内容不断增多,社会对同志群体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自然需要专业知识来让多样化的内容变得更加真实和有吸引力。
因此,在宫田廉的指导下,电影里的性少数族群呈现了非常真实的样貌,就连情欲戏中的做爱体位和动作也十分“到位”,不免感叹:“真的没有在敷衍”。一下就与“耽美”题材的影视作品拉开了距离。
《利己主义》这部电影中,宫田廉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角。出现在居酒屋与主角齐藤演对手戏的演员都是男同志,还包括了两位和中村上床的扮演嫖客的演员,他们在电影中贡献了身为“典同”的精彩演技,可以感受到并非“圈外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二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齐藤与朋友们在居酒屋放飞自我的对话,其中不经意间透露出的“ホゲる"(Gay 的行为举止)和“オネエ口調”(Gay 特有的习惯用语)恰到好处,更形象地展示了角色们因环境不同,而展现出的立体形象。而像中村这样的同志天菜,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小奶狗”样貌,他的气质和外在(阳光、开朗、“不娘”、身高184,体育生,0.5)完全击中了男同志们的性癖,在同志圈内行情火热,接客生意火爆,也让角色更说服力。
人物细节经过专业人员的打磨和改进,让观众很快进入到故事营造出的氛围当中,而不会因为对角色刻画的似是而非,常常游走在出戏的边缘。
但是,依旧不能称之为一部最精彩的电影。特别是在对中村这一角色的刻画上,有些太过潦草和匆忙,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为了生活费而四处打工的艰辛,几乎都只是通过台词和简单的打工场景轻松带过,以至于齐藤在收到中村死去的消息时,显得有些突兀。并且,两人感情的升温也描绘得过于简单,中村可以为了每月10万日元而放弃收入更高的男妓工作,选择去打更多的工来弥补收入的减少,促使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仅仅是因为喜欢和爱,就放弃面包,并不能有效地说服他的转变。
有关家庭的存在方式,恩情的授受关系,社会关系的细节和言语的感受性,只有在中村去世后,齐藤与他的母亲相处的故事线里,让主题得到一定程度的上升。
来源:晟锐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