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开不了口的表白,那场生离死别的初恋

1024影视 日本明星 2025-07-16 21:40 1

摘要:仪式结束后,在整理藤井树的遗物时,她翻出一本男友在国中时期的毕业纪念册,在相册中找到了男友从前的住址,并偷偷地记在了自己的胳膊上。

1

这一天,是渡边博子的男朋友藤井树的忌日。

她躺在雪地里屏住呼吸,想要从死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

仪式结束后,在整理藤井树的遗物时,她翻出一本男友在国中时期的毕业纪念册,在相册中找到了男友从前的住址,并偷偷地记在了自己的胳膊上。

尽管知道那个住址已经失效,但她还是按照地址寄出了第一封“情书”,内容很简单:“你好吗?我很好!”

渡边博子在其中学同学录里发现“藤井树”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时,依循着寄发了一封本以为是发往天国的情书。

不想不久渡边博子,竟然收到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

经过进一步了解,她知晓此藤井树是一个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且还是男友藤井树少年时代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

为了多了解一些昔日恋人在中学时代的情况,渡边博子开始与女性藤井树书信往来。

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渐渐发现少年时代与她同名同姓的那个藤井树,曾对自己藏了一腔柔情

学生时代的恋爱,往往最让人难忘。

2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没表白就是会失去,表白也不一定会成功。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吗?

这或许是爱情电影里最残忍又最唯美的细节,少年藤井树在女树家门前徘徊却未叩门,《追忆似水年华》借书卡最终未能归还——这道未开启的门成为永恒的错过象征,比任何台词更刺痛。

得知藤井树死讯的这一天,雪很大,阿树苍白着脸骑自行车回家。

父亲下葬的那天,雪也很大,小阿树一边跑一边滑雪,然后突然停在一处。她看着冰封住的蜻蜓,对走过来的爷爷和妈妈问:“爸爸死了,是吗?”

3

这部电影名叫《情书》,不只是日本,在整个世界影坛都享有盛名。

在国内知名电影评分网站豆瓣上,超过74万观众给《情书》打出了8.9的高分,

也成就了这部作品在豆瓣Top250中第74名的好成绩,好于98%的爱情片,好于98%的剧情片。

1995年在日本上映后,《情书》斩获了包括日本电影学院奖、日本电影旬报奖、日本电影蓝丝带奖、报知映画奖在内的数个奖项和提名,也打开了这位新人导演的知名度。

没有遍体鳞伤,没有反目成仇,连生离死别都以最克制的方式呈现。

在唯美的摄影和悠扬的音乐中,尘封多年的往事一幕幕重现。

最美的情书,是你的名字。

影片最后,那本男藤井树爱看的《追忆似水年华》又回到了女藤井树的手中。

这温暖又寒冷的缘分,这失而复得又错过一生的爱恋,让多少坐在银幕前的男男女女眼眶湿润。

谁的爱情不是在错过中美好的遗憾呢?

4

导演名叫岩井俊二,这部电影是他的导演大银幕处女作。

这一年,他32岁了。

影片上映后,被视为日本青春电影的经典之作,其刻画的青春期情感纠葛与成长困惑引发广泛共鸣。影片中关于同名同姓的误会、暗恋与错过等元素,成为日本文化中青春记忆的符号,甚至被部分观众视为“爱情圣经”。

那些关于暗恋的电影,均没有这部《情书》来得撕心裂肺。

藤井树意外身亡、父亲离世等情节,强化了"错过即永恒"的宿命感。

当博子发现男友的遗物时,那种"未被珍视的爱"与"无法弥补的遗憾"交织,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

在具体的技法上,岩井俊二也用了不少心思。

影片以色调区分现实与回忆的段落。片中大量运用白色的雪景与冷蓝色调去主导现实段落的叙事。 雪既是纯净的象征,也暗示着情感的压抑与冻结。

回忆段落则以柔和的暖黄色呈现,与现实的冷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种差异不仅区分了时空,更暗示着回忆中情感的温暖与现实的疏离。

在为人物挑选服饰上也再次做了区分。

博子的着装从最初的黑色丧服,到与秋叶先生相处时的蓝色毛衣,再到结尾对着皑皑山峰呼喊已故爱人时穿着的红色毛衣。 暗示了博子逐渐告别过去,解冻情感的心理变化。

这部惊艳的导演处女作,令他一战成名,也奠定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可以说,如果没有这部电影,就没有他之后的《四月物语》等一系列纯爱经典。

4

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有些事,年轻时没做,年老就没有机会了。

有些爱,没有开口,就会咫尺天涯了。

纯爱电影的高峰,就是爱而不得。

遗憾的是,去年本片女主角中山美穗已经去世,而今年是这部电影上映30周年的日子。

来源:曾狄影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