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撒加三人组强闯黄道十二宫后,圣域的战力已跌至历史最低点。十二黄金仅剩五人,白银圣斗士几乎全军覆没,青铜圣斗士仅存十人。而他们的对手,却是拥有108魔星将领的完整冥王军,更有死神、睡神双神坐镇,实力悬殊如同天堑。如此情况下,刚夺回圣域掌控权的雅典娜本应让圣斗士休
撒加三人组强闯黄道十二宫后,圣域的战力已跌至历史最低点。十二黄金仅剩五人,白银圣斗士几乎全军覆没,青铜圣斗士仅存十人。而他们的对手,却是拥有108魔星将领的完整冥王军,更有死神、睡神双神坐镇,实力悬殊如同天堑。如此情况下,刚夺回圣域掌控权的雅典娜本应让圣斗士休养生息,为何她却下令反攻冥界?
表面看来,圣域已濒临绝境。经过撒加之乱与冥黄金的袭杀,十二黄金圣斗士损失过半,白银圣斗士几乎全灭,青铜圣斗士仅剩十人。而冥王军方面,108位冥斗士全员觉醒,更有死神、睡神双神辅佐哈迪斯,阵容完整无缺。
然而,即使纸面实力大幅降低,但圣域的核心战力依然健在。黄金圣斗士虽仅剩五人,却包含了顶尖战力的双子座加隆、处女座沙加和天秤座童虎。
加隆身穿双子座黄金圣衣时,在冥界能一招秒杀六名冥斗士;童虎拥有261年的战斗经验,并凭借雅典娜的假死之法恢复了年轻肉体,达到巅峰状态。沙加作为“最接近神的人”,更是掌握封印不死冥斗士的方法。这三位黄金的实力,早已超越冥界三巨头。
冥界三巨头表面威风,实则存在致命弱点。在哈迪斯城的结界加持下,拉达曼迪斯虽能轻松击败穆、艾欧里亚和米罗三位黄金,但结界之外,公平对决中,拉达曼迪斯连未穿黄金圣衣的加隆都难以战胜。
也就是说,三巨头的真实实力仅相当于中等黄金水平,一旦离开结界优势,战力大打折扣。加隆一人就有能力逐个击破三巨头。
并且,圣域还有一隐形王牌,那就是是黄金圣斗士的传承底蕴。在叹息之墙前的集体牺牲,不仅是打破墙壁的必要条件,更是雅典娜战略的关键一环——用黄金之光为青铜圣斗士开辟通往极乐净土的通道。
雅典娜被尊为智慧与战争女神,自然不会像表面那样简单。她的战略眼光在冥界之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撒加等复活的黄金圣斗士透露了第八感阿赖耶识的秘密后,雅典娜立即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对冥界的反攻。
雅典娜深知圣战的本质——胜负关键在神与神之间的对决。作为令宙斯都忌惮的战争女神,雅典娜有足够的自信与哈迪斯正面对决。
雅典娜对圣斗士的生死有着超越凡人的考量。在圣战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战士不过是执行战略的棋子。她可能早已预见到叹息之墙的考验,黄金圣斗士的集体牺牲成为战略的必要环节。用黄金圣斗士的生命能量打破叹息之墙,为青铜五小强开辟道路。
于是她亲自涉险,被死神囚禁于超次元大瓮中。这一行动一方面麻痹了冥王军,让他们以为胜券在握;另一方面则将战场引向极乐净土,迫使哈迪斯现身。
这种冷酷的智慧,正是战争女神的真实面目。
当所有人将目光聚焦在黄金圣斗士身上时,雅典娜早已将真正的赌注押在五位青铜少年身上。五小强看似青铜,但战力远超常规,他们是雅典娜隐藏的终极武器。
五小强的成长轨迹惊人。早期星矢就能打出音速拳,达到顶级青铜水平;一辉的实力更是稳居白银之上。经过十二宫之战领悟第七感后,他们的实力甚至在黄金级别稳固;海皇之战进一步磨砺,为冥界之战做好最后准备。
最关键的,是天马座星矢拥有的弑神特质。在圣斗士的传承中,天马座是唯一能伤害冥王真身的星座,历代天马座都是雅典娜的带刀护卫。这一特殊属性,让五小强成为雅典娜对抗哈迪斯的秘密武器,论战略价值,甚至超越任何黄金圣斗士。
自此,雅典娜的决策逻辑显露无遗:黄金圣斗士负责扫清冥斗士障碍,而五小强则专注于对付哈迪斯与双神。这一分工将不同战士的特长发挥到极致。
回溯这场惊心动魄的冥界之战,创作背景与现实因素同样影响了战局走向。上世纪90年代,车田正美与集英社关系恶化,导致冥王篇被迫仓促收尾。
为让读者接受雅典娜的胜利,剧情刻意强化了冥王军的负面形象。最具争议的情节是死神达拿都斯因被星矢打伤手指,竟迁怒于毫无反抗之力的星华。
雅典娜被囚禁于大瓮中的凄惨画面,同样激发了读者对圣域一方的强烈支持。这些情节安排,为圣域的背水一战赢得了情感上的合理性。
另外,更深层的剧情杀则源于圣斗士的起初的设定——天马座与冥王的宿命对决。自神话时代起,天马座就是唯一能伤及冥王的星座。这一设定决定了无论战局多么不利,星矢终将在最终决战中发挥关键作用。
总之,圣域残军攻入冥界的决策,绝非雅典娜的一时冲动。当黄金圣斗士们在叹息之墙前集体牺牲,当五小强突破重重阻碍进入极乐净土,当胜利权杖最终刺入哈迪斯身体——战争女神完成了圣战史上最惊险的绝地反击。
十二黄金的光辉永远镌刻在圣战史册中,但同样,雅典娜在危急时刻反攻冥界的决策,同样为圣战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我不是弼马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