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云珠的两个儿子:在缺爱的环境中长大,为了共同心愿有了联系

1024影视 日本明星 2025-08-02 02:22 1

摘要:上官云珠与张大炎的婚姻只维持6年多,1943年上官云珠离婚后,张其坚被父亲张大炎带走了。

上官云珠有两个儿子1个女儿,分别是上官云珠与3任丈夫所生的,他们同母异父。

上官云珠的大儿子名叫张其坚,出生于1937年,是她与第一任丈夫张大炎所生的。

上官云珠的小儿子名叫韦然,出生于1951年,是上官云珠与第三任丈夫程述尧所生的。

上官云珠与张大炎的婚姻只维持6年多,1943年上官云珠离婚后,张其坚被父亲张大炎带走了。

韦然(左)与母亲上官云珠和姐姐姚姚(右)

上官云珠与程述尧的婚姻只维持了短短的3年。1953年上官云珠与程述尧离婚后,儿子韦然被程述尧送到北京的父母家里,韦然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上官云珠的两个儿子张其坚、韦然,小小年纪就家庭破碎,兄弟俩都是在母爱缺失的环境中长大的,成长过程中有眼泪和艰辛。

上官云珠悲情跳楼自杀身亡后,张其坚和韦然一南一北,鲜有联系。

2000年,兄弟俩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有了联系,这时他们的头发都花白了……

张其坚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属于他的幸福时光很短暂。1937年2月,张其坚(小名恬恬)在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出生,当时他的母亲上官云珠才17岁,父亲张大炎25岁。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长泾镇遭受日寇飞机的轰炸,上官云珠的四姐被炸死了。张其坚被父母抱着,随家人流落到上海。

张大炎在上海一所中学教美术,上官云珠在上海何氏照相馆开票,张其坚被外公外婆照顾。

在张其坚的记忆里,父母的关系很融洽,有一件小事让他刻骨铭心。

长乐路236弄庆福里18号,1939年间,这里曾住过一位倾世美人——上官云珠

那时母亲上官云珠不会骑单车,父亲张大炎买了一辆白色的女式自行车,每天傍晚在上海庆福里的弄堂里教母亲骑车。

父亲先是抓着车把,推着母亲往前走。当母亲掌握一点技术后,父亲就用手扶着后座,以免母亲摔倒。车铃声、欢笑声在弄堂里飞扬。

然而著名编剧、洋才子姚克的介入,打碎了张其坚童年的幸福。

上官云珠一心要演戏,与姚克很有共同语言。而张大炎阻止妻子抛头露面,两人吵过闹过后分居了。

1943年春天,张其坚6岁时,母亲上官云珠与父亲张大炎离婚了,他跟随父亲生活。

那时张其坚跟随父亲住在学校里,父子俩漂在上海,相依为命。

张大炎离婚半年后,与学校一位姓金的女老师再婚,后又生下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其坚跟随父亲和继母回到江阴市长泾镇生活。

张大炎和再婚妻子没有精力照顾3个孩子,便将儿子张其坚托付给父母照顾。

张其坚读书期间,住在爷爷奶奶的家里。上官云珠远在上海,张其坚一年到头也见不了母亲一次面。

张大炎有了新家庭和一双儿女后,也无暇顾及儿子张其坚。

张其坚有父母,却像一个孤儿,享受不到应有的父爱母爱。哪个孩子不想父亲、母亲?张其坚经常在家里哭,性格也变得内向沉默。

上官云珠也想儿子,可她1944年与姚克在上海再婚了,还生下了女儿姚姚,也没有精力顾及远在江苏的儿子张其坚。上官云珠想儿子时,就忍不住落泪。

1950年,上官云珠给前夫张大炎写信,希望让儿子张其坚来上海接受更好的教育。

张大炎是老师,知道教育对儿子的重要,他便放下与上官云珠的恩怨,让儿子去上海读中学。

上官云珠让儿子在学校读寄宿,张其坚放假后就去母亲家里。身为上影厂演员的上官云珠,经常出去拍戏或参加活动,张其坚见母亲一面依然很难。

但母子同在上海,心理距离缩短了。

与哥哥张其坚相比,弟弟韦然的命运也很悲情,他也是一个不幸的可怜孩子。

韦然(小名灯灯),1951年8月13日出生于上海,是上官云珠与第三任丈夫程述尧所生的。

上官云珠是沦陷区过来的演员,在上影厂被划为末流。为了追求进步,上官云珠表现格外积极。

当时上官云珠与程述尧的收入很高,他们住在上海一幢花园洋房里,整个4楼都是他们租下来的。

黄宗英、赵丹、白杨等明星经常去上官云珠家做客,上官云珠盛情招待他们。

上官云珠这种高调的做派,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尤其是程述尧,他担任上海兰心大戏院的经理,拿着高薪过着优越的生活,被人羡慕嫉妒恨。

程述尧在燕京大学的一个同学兼同事,陷害他贪污,程述尧稀里糊涂被抓了起来。

上官云珠害怕自己的前途受影响,决绝地与程述尧离婚了。当时儿子韦然还不到两岁,被北京的爷爷奶奶接走了。

韦然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平时见不到母亲上官云珠,但寒暑假,他会去上海小住。

上官云珠很忙,与儿子韦然相处的时间极其有限。

韦然去上海看望母亲时,也见到了哥哥张其坚和姐姐姚姚。3个孩子同母异父,加上平时见面少,在一起交流并不多。

3个孩子都是上官云珠身上掉下来的肉,她对孩子们的感情是一样的。上官云珠希望3个孩子手足深情,张其坚比姚姚、韦然大很多,颇有大哥哥风范,便在生活上照顾弟弟妹妹。

上官云珠带领3个孩子一起逛南京路、外滩,他们有说有笑,但这样温馨的场景实在太少。

韦然也是在父爱母爱缺失的环境中长大的,他想妈妈,可上官云珠很少去北京看望儿子。

1962年,上官云珠在北京拍摄影片《早春二月》,忙里偷闲去看望儿子韦然。

上官云珠《早春二月》剧照(1962年)

韦然大半年没见到妈妈了,与上官云珠很陌生,他怯生生地躲在奶奶身后。

奶奶将韦然推出来:快叫妈妈。韦然低着头,抿着嘴一言不发,上官云珠哭了。

为了弥合与儿子的感情,上官云珠在韦然的爷爷奶奶家住了一夜,晚上带着儿子韦然睡觉。

母子连心,韦然与母亲熟悉起来了。

但分别时间一长,他对妈妈又陌生了。韦然每次与母亲分离,他哭,上官云珠也哭。

上官云珠(原名韦君荦)脾气火爆,外界称作“韦氏脾气”。但上官云珠觉得愧对两个儿子,从来没在他们面前发过火。

韦然听叔叔讲:当年上官云珠要求与程述尧离婚,程述尧觉得儿子太小,不同意,上官云珠竟动手打丈夫。韦然的叔叔心里很难过,一言不发地走了。

韦然10岁那年去上海度暑假,17岁的姐姐姚姚丢了一块手表,母亲批评她几句,姚姚顶嘴。母亲扬手就是一巴掌,还不许姚姚哭,韦然吓得躲到沙发后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不一会,上官云珠走过来,牵着韦然去桌餐吃饭:妈妈对不起你,是不会打你的。

上官云珠的大儿子张其坚,1955年中学毕业后,去哈尔滨一家国营工厂当工人。

张其坚从小在缺爱的环境中长大,格外渴望有自己的小家庭。20岁时张其坚就结婚了,妻子是黑龙江人,与他是工厂的同事。

张其坚的婚礼很简单,上官云珠没有出席,只给儿子寄了点钱。

韦然比哥哥小14岁,张其坚结婚时他才6岁,也没能参加哥哥的婚礼。

张其坚与妻子共生下两个女儿,大女儿生于1961年,小女儿生于1963年。

上官云珠41岁就当了奶奶。张其坚成家做父亲后,只是一年回上海一次,韦然与哥哥相处机会更少了。

上官云珠没有去过哈尔滨的儿子儿媳家,也没有机会照顾两个孙女。儿子早早成家,上官云珠知道儿子在感情上有缺失,这都是她离婚给儿子带来的,因此上官云珠格外愧疚。

上官云珠《舞台姐妹》剧照(1965年)

每次张其坚离开上海回哈尔滨,上官云珠哭,儿子也哭。而韦然离开上海回北京,母子俩也哭。

1965年,韦然初中毕业后去山西农村插队,此后他没有再见过母亲上官云珠。

1965年,上官云珠患上了乳腺癌,在医院接受了病灶切除手术。

谁知手术不久,她体内的癌细胞转移到脑部,上官云珠又患上了脑癌,在医院接受了开颅手术。

这时特殊年代快来临了,张其坚从哈尔滨来医院探望母亲。几天后张其坚离开上海,上官云珠在窗口挥手送别儿子,谁知这一分别竟是永诀!

1966年特殊年代来临,上官云珠出于自保,故意装傻、装失忆。因此1966年到1967年,上官云珠只是接受一般性批斗。

由于上官云珠知道中央一位女首长的过往,对方最怕她说出去,加之上官云珠6次被主席接见。在某些人的指使下,部队一位军人装扮成记者,来到上官云珠家里,探听她是否失忆。

上官云珠的大姐在家照顾妹妹,她无意中说漏了嘴,说上官云珠有时清醒。

于是1968年,相关部门成立了“上官云珠专案组”,她遭受非人的折磨,整天挨打。

上官云珠想两个儿子,可大儿子张其坚受她的牵连,在哈尔滨也挨斗。

张其坚的妻子心地善良,没有与丈夫离婚,艰难地抚养两个女儿。

上官云珠的小儿子韦然在山西农村插队。韦然是上官云珠与程述尧的儿子,被划为“黑五类”,在知青点干最重的活,还遭人歧视。

上官云珠性格刚烈,加上癌症的折磨,她失去了生命的信念。上官云珠决定自杀前,想见两个儿子一面,可根本无法实现。

女儿姚姚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找了个造反派男友叫燕凯,天天跟着男友在外面跑。

上官云珠自杀前,将姚姚约到上海三角花园普希金雕像下见面,叮嘱女儿以后要好好生活。姚姚没想到母亲这是在与自己话别。

(上海三角花园,俄国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维奇·普希金纪念碑)

(上官云珠与女儿姚姚)

1968年11月23日凌晨,上官云珠从家中4楼纵身跳下去,摔在一个菜农的青菜筐里。

当时上官云珠还没有死,还有意识,能说出自己房间,她被好心人送往医院。院方得知上官云珠的身份后,不予救治,上官云珠的心脏很快就停止了跳动。

那筐带血的青菜,被菜农清洗干净后全部卖了出去。上官云珠去世时,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

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

上官云珠火化后,骨灰被人撒了,没有保留。而她的两个儿子不知母亲的死讯,还在盘算如何去上海见母亲。

韦然在山西农村插队,经常吃不饱饭。即便如此,他还要将口粮省下来,准备回上海时给母亲和姐姐当见面礼。

韦然1965年去山西农村插队,到1968年母亲离世,整整3年他没有去过上海。

童年韦然与爷爷程孝刚、父亲程述尧(1956年摄于北京颐和园)

而在这3年里,韦然的爷爷也受儿子和上官云珠的牵连,加上出身资本家家庭,遭受批斗,最后自杀身亡。

韦然的叔叔也被无休止地批斗,40出头选择了自杀身亡。爷爷、叔叔含冤自杀离世,撕裂了韦然的心,他在农村插队期间经常哭。

1968年12月下旬,韦然收到姐姐姚姚寄来的信,才得知母亲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韦然请假回上海,帮母亲整理遗物。

走进母亲熟悉的房间,看着母亲穿过的衣服和鞋子,韦然不仅悲从中来,与姐姐抱头痛哭。

而上官云珠的大儿子张其坚一直在工厂接受批斗,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每月只发给他生活费。

直到1969年,张其坚的处境才有所好转,开始回车间上班。他与妻子省吃俭用,准备买点哈尔滨红肠去上海看望母亲。

不久,张其坚收到了妹妹姚姚的来信,说母亲1968年11月就跳楼自杀身亡了。这时离上官云珠去世快一年了,张其坚的心被撕裂了。

他想为母亲建一块小墓地,但工厂领导不允许,再说他也没有母亲的任何遗物。母亲走了,从此张其坚不再回上海,与妹妹姚姚和弟弟韦然也彻底失去了联系。

张其坚将失母之痛埋在心底,与妻子和两个女儿在哈尔滨过着低调平凡的生活。

姚姚在母亲去世后,也经历了命运的巨大变故。她的男友燕凯自杀身亡,姚姚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相关部门不给她分配工作,她在家待业。

(燕凯年轻时)

(姚姚年轻时)

1972年,姚姚认识了一个叫开开的男孩,她比对方大10岁,两人同居了。他们都想移民去美国,准备先从深圳偷渡去香港。

结果开开被边防警察抓获判刑,姚姚独自回到上海,于1973年1月17日生下一个儿子。

姚姚不敢养私生子,结果宝宝降生不久,就被医院的医生抱走了。

姚姚也不知道儿子在哪里,养父母在哪里,儿子是否幸福,姚姚一想儿子就在家里哭。

1975年9月23日,姚姚准备第二天去浙江歌舞团上班。她已待业多年,如今工作有了着落,高兴地去向朋友辞行。

姚姚(1944年8月10日-1975年9月23日)

当天上午,姚姚骑自行车冒雨看望一个朋友,结果遭遇车祸。一辆卡车从她身上碾过,姚姚当场身亡。姚姚火化后,连骨灰也没有留下。

1976年,韦然随知青返城大潮回到上海,在工厂上班。后来他通过自学,进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当编辑。

韦然先在北京上班,后负责上海区的业务,在上海定居。韦然的妻子也是一名编辑,夫妻俩生下了一个女儿。

韦然与姐姐姚姚小时候接触比较多,感情很深,而他与哈尔滨的哥哥感情较淡,母亲走后他们一直没有联系。

1978年12月,上官云珠被平反昭雪。韦然与哥哥都去参加母亲的追悼会,兄弟俩见了一面,此后再无交集。

1995年,韦然生活安定下来后,开始帮姐姐找儿子,可一直没有音信。他知道姐姐在天堂里想儿子,他必须找到外甥的下落,让姐姐在另一个世界安息。

经过10多年的寻找,韦然在上海找到了外甥,但养父母不准孩子与韦然联系。

2000年,韦然已经49岁了,想为母亲和姐姐建一个衣冠冢,便与回到江苏老家定居的哥哥张其坚取得联系。

(兄弟二人与外甥为母亲和姚姚修建衣冠冢)

(上海浦西淀山湖畔,上官云珠与女儿姚姚衣冠冢)

为母亲和妹妹建衣冠冢,也是张其坚的愿望。于是兄弟俩搜集母亲的资料和衣服,在上海为上官云珠和姚姚建了一个衣冠冢。

衣冠冢落成当天,姚姚的儿子也带着儿子来了。韦然和哥哥张其坚站在衣冠冢前,兄弟俩的眼里都是泪水。

此后的清明节,韦然和张其坚会给母亲扫墓,但兄弟没有碰到一起。

此后的10多年里,韦然与哥哥张其坚没有见面,偶尔有电话联系。

直到2021年,北京电视台邀请兄弟俩做节目,韦然与张其坚才见了一面,这时他们都白发苍苍了。

如今韦然在上海养老,张其坚在江苏老家养老,兄弟俩都拥有共同的母亲上官云珠,虽然彼此联系很少,但他们对母亲的感情是一样的。

来源:细品名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