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内娱却有这么个人,生长在日本,流着日本血脉,却长居中国,还成了上门女婿。
文/筱晓
编辑/筱晓
古语有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但在内娱却有这么个人,生长在日本,流着日本血脉,却长居中国,还成了上门女婿。
他就是矢野浩二,一个靠演“鬼子”出名的日本人,深受中国观众的爱与恨。
郭德纲就曾说,在演艺圈,一半赚的都是挨骂的钱,到了浩二这却成了百分百。
旅居中国23年,娶了重庆老婆,女儿也是中国国籍。
但令人想不通的是,本来就容易挨骂的他,为何还要一再说出那些“辱华”言论呢?
近日,早已将日本名字改为“浩歌”的矢野浩二,在社交媒体发动态抱怨当下境况。
55岁的他吐槽着自己的热度越来越低,就连新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上映。
这和当年他拍“鬼子戏”、当主持人爆火的时候大不相同,他为何又会变成今天这样呢?
当年,《天天向上》录制现场,浩二一句脱口而出的“顺我者死,逆我者亡”引起热议。
当时在场的军旅歌唱家刘斌,突然就发火了,直言浩二的话,让人想起了当年日本人的罪行。
历史的苦难是不该被娱乐化,老艺术家的一句话,将无意冲撞的浩二推上了风口浪尖。
结果闹得所有人当场下不来台,浩二只得不断的道歉。
随后还在网上发布道歉长文,才勉强免除了非议。
后来,中日关系紧张,浩二被迫退出《天天向上》,之前剧组的邀约也黄了。
这些事虽然不怪他,但是接下来的爆料,却真正让人不得不在意他本来的身份。
2017年,浩二曾在日本综艺聊养狗话题,对中国人的“出言不逊”被人刻意曝光。
浩二在日本节目里,吐槽北京人遛狗不清粪便,随口说道“中国人没资格养狗”。
这回有视频有真相,一时间他真成了“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人。
浩二也开始慌了,连忙澄清是遭到了恶意剪辑,还一直强调妻子女儿都是中国人。
但话已出口,想收回就很难了,虽然只是一句吐槽,但两国之间,还谈不上是可以随便开玩笑的地步。
当时他的名声还在,不少网友觉得情有可原,毕竟国内不文明养狗现象确实存在。
但也有人心里犯嘀咕,平时说得比唱得好听,真到了关键时候,还不是看不起中国?
还有就是2023年日本排放核污水的时候,众人又把浩二架在火上烤。
全网都在等这个“中国女婿”表态,他却满脸沧桑,一言不发。
网友火冒三丈,日本如今把事情做绝,说好的爱中国,怎么这时候装哑巴?
不过也有理性声音替他辩解,说他好歹家里的父母还住在日本。
如果彻底和自己的国家撕破脸,日后也没办法和父母交代。
作为夹杂在两国恩怨之间的人,浩二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
当年的一个任性的决定,竟会让他沦落到被中日两国观众唾骂的境地。
矢野浩二,1970年日本生人,爹妈靠打零工糊口,家里穷得叮当响。
一家六口挤在不到二十平米的老房子里,冬天冻得哆嗦,夏天热得睡不着觉。
他高中毕业后就没钱读书了,只能像爹妈一样打工,后来在大阪的酒吧调酒混日子。
有一回客人随口夸他“长得像明星”,结果这小子就当真了
东京追梦的时候,恐怕他也没想到,将来会成为中日两国人都一起唾骂的“鬼子专业户”。
在东京的八年时间里,浩二如同丧家之犬,没学历没门路,只能给大明星森田健当助理。
端茶递水的活赚不到几个钱,偶尔跑个龙套,却连句台词都没有。
最露脸的角色是话剧《午夜凶铃》,演一个出场了8秒的路人甲。
但天无绝人之路,结果就是这8秒,让浩二被中国导演滕华涛盯上了。
他看到舞台上的浩二十分惊艳,于是就在话剧谢幕后,要到了浩二的电话。
当时是2000年,滕导正在拍《永恒恋人》,刚好空缺一个日本留学生的角色。
腾导觉得浩二正合适,于是便一个电话,把孤身一人的浩二叫到了中国。
也活该浩二吃上了中国饭,他的眼里全是对演戏的渴望,丝毫没有来到异国他乡的胆怯。
三个月拍完,浩二突然开了窍,日本混不出头,中国遍地是机会!
第二年他揣着打工攒的六万块人民币,头也不回地扎进了北京,然而这正是他大红大紫的开始。
刚到北京那半年,浩二差点没成了要饭的。
租着地下室,半年接不到戏,钱快花光时,才终于撞上了大运。
《走向共和》剧组居然直接找到他,让他演明治天皇,如果在日本这算是大不敬。
可浩二山高皇帝远,家里人根本不知道他在中国当反派,他决心抓住机会。
紧接着《记忆的证明》,浩二一人分饰两角,杨阳导演直接把他签进金色池塘影视公司。
这下彻底打开局面,各种“日本鬼子”的片约接踵而至。
《小兵张嘎》的斋藤、《铁道游击队》的冈村,抗日剧里凶神恶煞的日本军官全让他包圆了。
老百姓看得牙痒痒,背地里都管他叫“鬼子专业户”,这外号倒成了演技认证。
浩二对自己的明智选择十分得意,完全放开手脚,在中国影视圈的“鬼子赛道”闯出了一番天地。
除了演戏,浩二还找到了新赛道,2008年,旅居中国多年的他也迎来事业第二春。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组相中他独特的搞笑气质,让他加入“天天兄弟”主持团。
电视里他操着日式中文耍宝,唱着跳着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大阪人天生的喜感加上努力,愣是在综艺圈杀出血路。
最火的时候微博粉丝飙到131万,连老家日本的媒体都跑来采访这个“中国红人”。
事业风生水起,爱情自然也没落下。
浩二在朋友聚会上,遇到了一位重庆姑娘,既心动,却又十分担心。
但这姑娘却压根不介意他总演鬼子,反倒很欣赏他的勇气。
一来二去的两人在朋友撮合下,终成情侣,随后步入婚姻殿堂,浩二成了中国的女婿。
婚后两年后女儿出生,浩二直接就让闺女加入中国籍,还取名为“心月”。
当时这事儿上了新闻,网友彻底认可了他当上门女婿的事情,但历史的恩怨却一直没放过他。
一直来中国混了几年后,浩二才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能接这么多戏。
不是因为演技好,也不是因为导演慧眼识珠,而是因为在中国,能演“鬼子”的太少了。
老百姓看戏的时候都带着情绪,谁演谁都要挨骂,更何况,他还是个实打实的日本人。
演的最过火的时候,路人有时候看他的眼神都很可怕,好像马上就要冲过来打他一顿。
回到日本,父母也骂他为什么会接那么多抹黑日本人的角色,他却无法反驳。
只是一个劲的告诉父母,这是历史不是抹黑,父母也只能接受。
但最担心的其实不是他演了谁,而是怕他回家被人为难,甚至唾骂。
中日关系最惨淡时,浩二躲家里不敢看新闻。
甚至情绪崩溃到直接送医抢救,后来回到中国,靠好兄弟汪涵点拨才缓过劲。
汪涵告诉他,要想在中国安稳,做中日沟通的“桥梁”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清醒过来的浩二开始玩命转型,现在开始改演《盛宴》里的中共地下党。
虽然观众看见他第一反应还是“鬼子来了”,但好歹戏路宽了。
他自个儿如今也看开了,曾经小心谨慎的维持着在中国的形象,如今已经习以为常。
“我像三文鱼,顶着激流也要往前游。”浩二在采访时说道。
或许,他真的能够成为那座,架在中日两国民间之间的“桥梁”也未可知。
二十三年中国路,浩二从龙套混成脸熟,娶中国媳妇当中国爹,挨过骂也领过奖。
但至于这碗“中日混合饭”还能端多久,得看他日后的其他表现了,对此大家怎么看?
来源:筱晓的世界观